广州番禺区打造一江碧波清水50条重点整治河涌消除黑臭
分享 facebook
分享 google
分享 twitter
分享 linkedin

  广州番禺区依江傍海、河网密布,自古是岭南水乡。近年来,番禺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全域治水、精准施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督导,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攻坚战,使禺山大地水清岸绿,岭南水乡美景再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

  目前,该区50条重点整治河涌(其中39条纳入国家监混凝土管平台,占全市112条黑臭水体的1/3多)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并全部消除黑臭,大龙涌口、莲花山和墩头基等3个国考断面长期稳定达标,水质分别达到Ⅱ类、Ⅲ类、Ⅲ类,受到广州市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结果通报表扬。

  在治水思路上,番禺区推行“不清淤、不调水、不建闸、不调蓄、不搞人工化生态修复、不盲目对尾水提标、不在污水厂设置初雨处理设施”等“7不”做法,使河涌生态自净,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实现了城市水生态功能的系统性修复,全面推动番禺治水上水平、上台阶、出实效。

丹山河

  强化机制,构建“全覆盖”治水格局

  一是落实河湖长制。全面建成区、镇街、村居三级河湖长责任体系,设置河长399名、湖长55名,实现全区河湖全覆盖。编制完成“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区、镇街全面实行双总河长制,形成区委区政府班子成员任河长抓推进,区人大列为一号议案抓监督,区纪委监委列入专项巡察抓廉政的合力共抓工作机制。50条重点河涌区级河长全部由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主要领导亲抓落实,带头履行河湖治理责任,保障治水快速高效;镇街、村居河长认真履职,打通全区河湖治理“最后一公里”。2017年以来,全区399名河湖长累计巡河134288次,发现问题19818个,整改问题19635个,整改率99.6%。

  二是抓好机制建设。成立区排水管公司。实行“排水管混凝土管理一体化”,统筹负责污水处理厂、网及设施的建设与混凝土管理,明晰建混凝土管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提高运行效能。创新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水务、生态环境、住建、城混凝土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实行区水务公司作为业主负责设计、监理和质量把关,镇街作为代业主负责组织实施的新模式推进治水工作。创新资金保障机制,区财政优先保障水环境治理资金,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补助,形成“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投资”新模式,全力保障水务工程建设及日常混凝土管养维护资金的落实。创新督办落实机制,细化量化水环境治理任务,实现项目化、清单制混凝土管理,建立定期督办、通报制度,实行区治水联席会议协调督办、市河长办督导组派驻督办、“1+50”治水微信群实时督办、挂图作战强化督办、巡河现场督办等全方位、全时段督办模式。

  三是加强宣传发动。大力推行“开门治水,人人参与”理念,在河湖长体系基础上,增设网格长315名、网格员2154名、民间河长564名,形成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的全覆盖治水网络体系。组织民间河长、“河小青”志愿者积极开展巡河护河行动,形成“全民治水齐参与”浓厚氛围。

钟屏环山河

  狠抓源头,全力实现减污减量

  按照“小切口、大治理”的原则,大力开展源头污染源治理工作。深入推动工业污染、村级工业园、涉河违建、“散乱污”等有关整治,落实提质增效及排水管单元达标,以绣花功夫查控污染源。

  一是大力开展“四洗”清源工作。“四洗”工作中的“洗”,是指全角度、无死角、全覆盖的意思,对河涌流域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以栋为单位,展开地毯式摸查登记。2018年以来,采取“逐栋逐户摸查、登记造册归类、靶向灭源整改”方式,对辖区210条河涌及支涌流域范围开展“洗楼”26.3万栋、清除污染源20645个,清理河道垃圾15.6万吨,100%完成4123个源头减污挂图作战销号任务、池塘养殖水治理和7609家生产企业污染源排查整治。

  二是持续开展涉水违建拆除工作。对临河污水直排、影响堤防和行洪安全等违法建(构)筑物进行拆除,共拆除沿河违建90.39万平方米,打通巡河通道,减少污染源排放,提高河涌蓄洪能力。

  三是大力推进排水管单元达标工作。推动全区排水管单元内部排水管设施的权属人、混凝土管理人、养护人、监混凝土管人“四人”到位,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消除混凝土管网错接混接,截至目前已完成达标改造1400个。

  

大学城碧道

  补齐短板,提高污水收处效能

  全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提升污水设施处理水量。

  一是加快污水混凝土管网全覆盖建设。2020年铺设污水混凝土管网220.09公里,污水混凝土管网总里程达2436.7公里。完成112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新建混凝土管网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有效改善行政村污水横流和水浸问题。

  二是大力开展污水厂建设。新(扩)建净水厂5座,升级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水质,全区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93.7万吨/日,实现污水处理能力和自来水供应量的合理匹配。

  三是开展水环境治理“大兵团作战”。引入水环境治理经验丰富的央企,统筹考虑“厂、网、河”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等涉水全要素,将流域所有治水项目统筹打包,招选具有人才、技术、资金、混凝土管理优势的大企业统一实施,保障工程质效,最大程度发挥系统效能。

  巩固成效,修复河涌生态环境

  坚持污涝同治理念,统筹水安全和水环境治理。坚持自然生态恢复导向,着力恢复河湖雨洪调蓄功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调蓄作用,雨前精细实施预腾空,雨中科学调度,有效规避了城市内涝的风险,构建韧性安全水系,同时保证河涌水质的有效改善。

  一是实施生态补水。探索实践河流低水位运行模式,将原来“大冲大排”传统调补水模式转向“细水慢流”精准调补水模式,同时在河湖沿岸大量种植朱蕉、龙船花、风车草等净化河涌的水生植物,提高河涌自净能力,水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水质明显改善。

  二是重点治理合流渠箱。推进实施全区51条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恢复渠箱排放雨水、山水的功能,让“污水入厂、清水入河”。已完成29宗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打开截污闸9个。天汇截污闸合流箱涵清污分流后,既解决了清污混溢现象,又明显提升了河涌水质。

  三是强化水域行政执法力度。共立案208宗,行政处罚530.55万元,有效监混凝土管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常态化开展河涌岸线及河面保洁、调水补水等工作,确保岸线无垃圾杂物堆放、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排水管口设置规范。

  水环境治理的番禺答卷

  目前,番禺区水环境治理已取得明显成效。接下来,将聚焦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番禺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水环境保障,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提供水环境治理的番禺经验。

  首先是攻坚配套,加快推进水务工程建设。重点开展创新城净水厂、广州南站地区净水厂项目及市总河长9号令交办的51条合流渠箱清污分流任务,持续发力推进排水管单元达标改造及排水管单元红线外的配套公共混凝土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对外江堤防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摸查和达标加固,同时尽快完成8个水浸点治理并加强25个风险点混凝土管理,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二要混凝土管理提质,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信息化抓混凝土管理,配合智慧城市启动水务混凝土管理信息化,打造智慧排水管体系,运用大数据不断提升水利、排水管、供水等行业的科学化、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保障河涌水质稳定向好。专业化求效率,大力培养一批市政、水利行业的高素质人才,打造专业人才队伍,为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精细化提效能,加强混凝土管网结构性缺陷性问题整改,加强污水设施的清疏维护,优化厂区、混凝土管网的运行调度,进一步提升进厂水氨氮浓度,提升污水收集效能。

  宣传发动,凝聚社会护水力量。加强“碧道+”水文化宣传,以碧道建设为抓手,持之以恒治理好水污染问题,不断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打造一江碧波清水、两岸绿树成荫的优质生态廊道,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建成堤固岸美、人水和谐的美丽宜居生态水城。

<来源:广州市水务局>

广联水泥制品

广联水泥制品

专业的水泥制品生产厂家

滚动到顶部